搪玻璃混合釜制品燒成之后,在金屬上就得到了與其牢固地密著的瓷層,瓷層從金屬表面脫落所需要的力稱為瓷釉與金屬的密著力,搪瓷的實踐及很多的研究工作都確定這種密著力與許多因素有關。
金屬的表面能被瓷釉熔融物很好地浸潤是密著的必要條件。金屬的表面應當沒有污垢及粗糙不平的情況。瓷釉熔融物的表面張力不應過大。眾所周知,完全純凈、不可氧化的金屬表面是不能被瓷釉所浸潤的。為了使底釉能沿著金屬的表面流動,金屬的表面必須有一氧化物薄層。在沒有預先氧化的鋼板上,在還原氣氛中或真空中燒成底釉時是達不到密著目的的。金屬的表面結(jié)構(gòu)也有影響。瓷層在松散的表面上比在光滑的表面上密著較緊。
決定瓷釉表面張力和熱膨脹系數(shù)的瓷釉組成對于增強密著有很大意義。瓷釉的表面張力越小,則浸潤金屬表面的情況就越好。剛燒成的搪玻璃混合釜制品冷卻時,其膨脹系數(shù)的影響很大。如果瓷釉的膨脹系數(shù)不夠大,則冷卻時在瓷釉中能產(chǎn)生很大壓應力,使瓷釉脫落;而瓷釉的膨脹系數(shù)過大時在瓷層中就能生成裂紋。
在底釉的組成中存在著能增加密著力的物質(zhì)(鈷、鎳的氧化物,砷、銻的硫化物、銅的化合物等)時,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。往底釉組成中引入少量這類物質(zhì)(CoO約0.3~0.5%;NiO約0.5~1.5%),則能顯著提高密著力。當撞擊或稍微彎曲涂以不含密著氧化物的底釉的鋼板時,則在鋼板的表面上大片瓷層會剝落下來,而呈銀灰色的閃光的光滑表面。但是涂以含有0.3~0.5%CoO的同樣底釉的鋼板,可以彎曲而不發(fā)生底釉脫落。但當激烈地撞擊或彎曲得相當大時,則底釉以小針狀脫落下來,露出暗淡、粗糙并殘留有部分底釉的金屬表面。